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解除想法魔咒

大家知道前陣子在 YouTube 的 HowFun 超萬用祝福影片 之亂嗎? 在原始的影片中,youtuber HowHow 把所有中文字可能的發音都唸過一遍,讓人能夠以此作為素材,自行剪輯成其他的影片。以此二創出的影片很多,有些影片的內容其實不過就是平凡的祝福,但透過這個方式,我們在觀看的過程中,似乎還是會感受到一些莫名的趣味感。這是因為當打破了一般語言的節奏與呈現方式時,我們的腦袋就不會用平時習慣的方式去反應,所以同樣的語言內容,在我們腦袋裡就變得不一樣了。 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的腦袋常會跑出各式各樣的想法。像是在遭遇到失敗時,腦中自動冒出「別人一定覺得我很蠢」、「我一點用也沒有」、「我好廢」之類的想法。 有時候,我們會相信事情完全就是我們所想的這樣,而在這些想法中不斷繞圈圈。也有些時候,我們隱約知道這些想法不全然是事實,所以嘗試要「正向思考」一點,卻又怎麼都擺脫不了這些念頭。這些想法就彷彿是種語言魔咒,將我們和「痛苦」緊緊綑綁在一起。 沒關係,就算這個想法一時半刻消失不了,但我們可以解除魔咒、讓它失效! 花一點時間,觀察你的想法,也許把它寫出來或打下來,然後想像,這些話是從超萬用祝福影片中、 從 HowHow 口中說出來的。 如果你和 HowHow 不太熟,你也可以請 Google 姊、海綿寶寶、或任何你想得到的聲音來幫忙你。 你要做的事情很簡單, 就是想像有另外一個聲音或角色,把你的想法說出來。如果你善於模仿就更好了,你可以試著用這些角色的聲音說出這些想法。 這樣練習幾次,你會發現,原本很沈重的想法,變得有點荒謬、有點好笑、甚至有點莫名其妙,與此同時,這些想法的重量也變輕了,你以為的魔咒變成了像是順口溜之類的東西。 這個想法可能還是在,但它和「痛苦」的連結減少了。 來實驗看看吧,看看你是怎麼讓魔咒解除的!😉
最近的文章

和貓咪一起正念生活

很多人知道「正念」的好處,但對於練習正念卻是退避三舍,因為他們腦中浮現的是坐在蒲團上坐到雙腳發麻的樣子。 但正念其實不一定要坐著不動、也不一定要那麼超脫塵世。 正念的核心是專注於當下、開放的覺察當下,所以幾乎任何事情都可以正念地做。 如果你有養貓,試著用正念的方式和貓咪互動,也可以讓你的生活變得很不一樣。 讓我們來試試看吧! (注意:請依貓咪個性進行微調,不要勉強貓咪或自己喔!) 看看你的貓咪,想像你是第一次看到他,把他當成一個外星人一樣觀察。觀察他的輪廓,觀察他的毛色,觀察他肚子的肉肉,觀察在不同光影下他的身影。 感受一下,貓咪在你身邊時,你心中浮現的感覺。 輕輕的摸摸他,從頭到屁股,去觀察他對你觸摸的反應。如果你知道你的貓喜歡你用什麼方式摸他,你可以試著這麼做,然後不帶任何預期的去感受他實際上怎麼和你互動。 去感覺他的呼吸,感受你和他的呼吸用不同的頻率交織著。 如果他趴在你的腿上,就去感覺他的重量,感覺他和你身體的接觸。 聞聞他的味道,包括他的頭、他的手、他的大腿等等。 聽聽他發出的任何聲音,也許是身體移動時發出的細碎聲音,或叫聲,或呼嚕聲。 如果你的貓咪決定要享有一些自己的空間,那就去感受他的獨立與自由,去欣賞並接納他的離開。 感受在和他這樣互動過後,你心中浮現的任何感覺。 在這個過程,你可能感到滿足、放鬆、愛,也可能發現你的貓咪的另一面。 如果你沒有貓咪,當然,你也可以和你的小狗或其他寵物來試看看。 你也可以把這樣專注於當下、高品質的互動關係,帶到與孩子、與另一半、或與任何一個你所重視的人/事/物的互動中。 這會讓你重新認識你的生活。

放下「自我批評」的責任

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自我批評,但是當自我批評太多時,我們容易陷入於焦慮、自責、感到挫敗與無望。有時候,我們即使知道自己因為自我批評而飽受折磨,卻又覺得我們「應該」要自我批評。這可能是因為在我們文化中,謙虛、自省是美德,從小到大,我們已經習慣忽略自己的貢獻,而把精力都放在檢視自己的不足之處,好像得透過這樣自我批評的過程,我們才能成為更好的人。 但是,這一切可能僅是個誤解。 你能成為更好的人,不是因為你會自我批評,而是因為你積極認真、你樂於學習、你很堅強、你願意接納不同的看法 … 或者你就是一個夠好、夠有能力的人。 我們有時候會以為,自己有義務要為了小錯誤而折磨自己,因為這樣自己才會印象深刻、才不會再次犯錯,不過想想看,「如果今天是朋友或家人處在這個狀況中,你會這樣批評他,告訴他這都是他的錯嗎?」,大部分的人都告訴我不會。 「心理師,我不會這樣跟他說,但我內心裡其實覺得是他的錯,我只是想要安慰他」。這可能是真的,不過我們可以再想想,為什麼即使知道這個人有錯,你仍然願意安慰他?一個理由是,我們知道批評於事無補,與其強烈地批評對方,讓對方陷入情緒低潮而更難以處理這件事情,或者在之後類似的狀況中更加畏懼,我們理解到-多點包容可能是更有效的方法。 另一個也許更明顯的理由是,「我就是不希望他難過啊」。這個理所當然的理由,背後其實反映了你對他的疼惜-「我知道他有錯,但我也知道每個人都會犯錯」、「我知道他很難受,所以我想要在他旁邊支持他,而不是落井下石」、「即使他犯了錯,他還是那個很好的人」、「我想告訴他這沒有關係」 … 。如果你能夠對你的朋友這麼做,你就能夠對自己這麼做。我們可以把這種溫暖、友善、不帶批評的態度帶到自己身上,用自我疼惜( self-compassion )取代自我批評。還記得小時候學騎腳踏車跌倒,媽媽對你「惜惜(台語)」的感覺嗎?那不會讓你安逸,反而會讓你更有勇氣與力量,能夠再次跨上腳踏車、迎接新的挑戰。 自我批評不是你的責任,你只是以為自我批評可以讓你變得更成功、更有能力、更夠掌握自己的生活、更能照顧到身邊的人,但是, 如果總是在自我批評,你會搞不清楚自己該努力的方向是什麼,因為似乎怎麼做怎麼錯。如果你願意自我疼惜,你會發現,你反而能夠更坦然地面對自己的錯誤,接納真實的自己,並且把精力用在更有意義的地

從《梨泰院 CLASS》看人生追求

韓劇《梨泰院 Class》在這個周末迎來了大結局。 在看到第15集的結尾時,我先是感到意外,接著卻笑了,因為我發現,這個情節不就是我常常在治療室中詢問來訪個案的話嗎?所以決定寫一篇文,談談人生的追求這件事情。 (注意:圖片後有提及劇情,可能影響觀影樂趣。) 圖片來源:JTBC 要說《梨泰院 Class》令人著迷之處,我相信很多人會說是主角朴世路(朴敘俊飾演)的性格特質。他的固執、血氣方剛,讓他即使被退學、入獄、面臨倒店威脅,仍不願向長家會長下跪認輸。也是他的執著、義無反顧,讓他從一個沒錢沒學歷沒背景的「更生人」,逐漸成為一個大公司的代表理事。 他的階段性目標一直在改變,可能是存到開店的錢、讓生意穩定、讓長家會長下台、拿到投資、開連鎖店、打敗長家等等,這些目標可能達成或失敗,然後又開啟另一個目標,但你會發現他前進的方向一直都沒有改變,這些目標不過都是他在追求他的價值觀時經過的一個點罷了。從他最後接管長家集團時的發言「比起錢,我會更重視人;比起利益,我會更重視信任」,我們可以看到他的價值觀,或他人生一直以來的追求,是希望成為一個正直正義且能關心他人的人。 他是血氣方剛,可他不是不懂得變通,他知道對自己而言最重要的是什麼。他多年來不曾向長家會長下跪,不是意氣之爭,而是為了他的價值觀,為了他心中的正義,因此,在他心愛的人被用來作為威脅後,他一樣為了他的價值觀,為了保護心愛的人,而不帶猶豫地跪下。哪怕這個動作帶來莫大的羞辱、悔恨,他知道自己這麼選擇的原因。 身為一個臨床心理師,我常遇到我的個案們帶著職場、社交、生活等各式各樣的問題來訪,很多時候,他們告訴我「我知道我應該要做這件事情,但我就是沒有辦法,我做不到!」。這件事情,可能是主動承擔重要的工作任務、將自己覺得不完美的報告在時限內交給主管、拒絕別人不合理的要求、向新認識的人打招呼、邀約心儀的對象等等,他們認為自己的能力不足、個性太害羞、會太焦慮或太害怕所以不可能去做這件事情。 這種時候,我經常詢問他們「我們來想像一個狀況,如果今天你的家人或你心愛的人被綁架了,這個綁匪唯一要求是,你要做這件你很害怕的事情。那你會去做嗎?」。他們往往告訴我「當然會!」,我問「你不焦慮、不害怕嗎?」,他們回答「還是會阿,但是不這樣做我的家人就回不來了!」。 當從這個角度去思考時,很多人會發現